|
易学研究有哪些流派和分支呢?时间:2024-08-07 易学研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,逐渐形成了多个流派和分支。这些流派和分支虽然各有侧重,但都是基于易学的象、数、理这三大基础进行阐述和研究的。以下是中国易学研究协会对易学研究的主要流派和分支的归纳: 一、主要流派 象数派 特点:基于八卦原理,通过有形的象来描绘事物,并通过象来推演其数理。认为事物的内在本质、动能、潜力、规律等无法直观的部分,可以通过数来推演。 起源与发展:形成于汉代,代表人物有孟喜的《卦气》、唐代的李鼎祚的《周易集解》和清代的黄宗羲的《周易象数论》。 义理派 特点:强调天人合一,以阴阳刚柔言天道,吉凶悔吝言人事。将易学的理论应用于人事,被帝王视为治国宝典。 起源与发展:孔子被视为义理派的开山鼻祖,他强调天人合一,为《周易》作注解,写爻辞,谈心得。后代代表人物有三国后期的王弼、唐代的孔颖达、宋代的朱熹等。 占噬派 特点:是易学当中发展较快,也是有争议的学派。人们普遍认为易学就是占卜的学说,占噬派在古代影响极大。 起源与发展:起源于商朝,周代以太卜掌三易,兴盛于汉和宋代。人物有汉代的焦赣,著有《焦氏易林》,宋代的邵雍,著有《皇极经世书》专论八卦数理。 图象派 特点:专注于研究八卦、太极、河图、洛书以及八卦图等。图象对人们的研究非常重要,是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。 起源与发展:由于秦代焚书的原因,这些图象在一段时间内消失,直到宋代才重新兴起。代表人物有邵雍,他得先天八卦图、64卦方位图、次序图等。 训诂派 特点:解读易学相关古籍,追求易经原义,用原始的意义来解释经典,反对今义解古文或望文生义。 起源与发展:孔子为《周易》作辞传时,就运用了训诂的方法。后代有贡献者如宋代的朱熹《周易注解》、清代顾炎武的《九经误字》等。 汇通派 特点:主张将易学各家的理论汇通一家,消除不同学派之间的分歧。认为应该“兼收并取,不病异同”。 起源与发展:起源较晚,主要在明清两代。也有学者将易学理论应用于其他学科,如医学和兵法,也被归为汇通派。 二、其他分支 除了上述主要流派外,易学还有其他一些分支,如: 易理易学(又称义理易学):专门讲述易经本经哲学义理的易学。 数理易学:研究易经中的科学思想与数学思想。 纳音易学:结合了易理易学和象数易学的思想。 此外,还有占卜宗、禨祥宗、造化宗、名学宗、堪舆宗、谶纬宗、图书宗、医药宗、丹道宗、星象宗、面相宗、老庄宗、儒理宗、史事宗等分支,这些分支各有侧重,共同构成了易学的丰富体系。 需要注意的是,随着易学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的进步,易学的流派和分支也在不断演变和扩展。因此,上述归纳可能无法涵盖所有当前的易学流派和分支。 |